本文目录
三国演义小说中给曹操算卦的人叫什么袁守城是谁为什么说他算命无敌历史上泄露天机的人有袁天罡、刘伯温,他们的结局如何管辂(210年-256年),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今山东省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
八九岁,喜仰观星辰。成年之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以德报怨。正元初年,担任少府丞。
正元三年(256年),去世,时年四十七岁。[1北宋时,获封平原县子,世称“管平原”。
东汉末年,山河动荡,刘汉王朝气数将尽。内有十常侍颠倒黑白,祸乱朝纲。外有张氏兄弟高呼“苍天已死,黄巾当立”的口号,掀起浩大的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刘家朝廷宛如大厦将倾,岌岌可危。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鲍国安饰)、公孙瓒、袁术、袁绍、吕布(张光北饰)、刘备、孙策、关羽、张飞、诸葛亮(唐国强饰)等各路豪杰不断涌现,从群雄逐鹿到赤壁之战,从魏蜀吴三国鼎立到三分归一统,波澜壮阔的三国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pan.baidu/s/12xym2l4qDZcU2wroivB-nA
提取码: rihm
《西游记》主线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但取经的起因又是什么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情节:泾河龙王因触犯天条被斩,与李世民矛盾激化,这才有了李世民请唐僧做法事、观音菩萨选中唐僧去取经的故事。
然而,仔细想来,泾河龙王之所以会被斩,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跟一个凡人赌气,故意忤逆了玉帝降雨的谕旨,这个凡人就是袁守城,他不仅把玉皇大帝的旨意算得明明白白,还一语道破泾河龙王的身份,区区一个凡人,他为何这么厉害?
在历史上,袁守城的身份可不简单,他就是唐初著名玄学家袁天罡的叔叔,袁天罡大家都听说过,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能掐会算,和他徒弟李淳风一起写了一部《推背图》,预言了两千年之后的事情。
《推背图》当然纯粹是古人附会之谈,历史上也不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人,但至少在古代的传说中,袁天罡就是一个活神仙。于是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就把袁守城也写成了一个算命无敌的角色,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但后世人解读《西游记》时,却认为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就是袁守城凭什么算得那么准?玉皇大帝可不是一般人,那是袁守城怎么可能知道玉皇大帝会下什么样的圣旨?于是就有了一种说法,袁守城其实就是玉皇大帝下凡的化身。
但这也有些说不通,玉皇大帝为什么要弄死泾河龙王呢?对他又没有什么好处,于是又有了另一种说法,袁守城是如来佛祖或者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就是因为后面的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佛教算计弄死泾河龙王,然后让李世民受难、再引出玄奘,让玄奘跟李世民结为兄弟,从而让玄奘能够借助大唐的国威,在西行取经的路上尽可能少受刁难。毕竟那个时候的大唐威名远播,西域各国无不臣服,只要有大唐的国书,一般的小国都会礼遇有加。
因为大唐是李氏,所以推崇道教(道教以老子李耳为道祖),然后佛教为了抢夺这一块的地盘,精心策划了这么一个故事,害死泾河龙王,然后借用李世民的力量,为唐僧取经服务,让佛法在中土大兴。这样一看,说袁守城是如来佛祖或者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还真有点道理。
不过就我个人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后人过度解读了。就跟我们读书时做语文阅读理解一样,明明很多时候作者根本没有那个意思,非要我们去解读出一个意思来。实际上吴承恩当时就是为了给玄奘和李世民结拜弄一个借口,所以就随手安排了这么一个角色,然后这事儿一过,这个角色就没用了,所以再也没有出现过。袁天罡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算命先生,没有之一。找他算命的,非富即贵,据说他能根据风声风向算命,而且精准度惊人,所以前来找他算命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就找他算过命。袁天罡先给武元爽、武元庆算了一挂,说是能当上三品大官;又给武则天的姐姐武顺算了一挂,说是大富大贵,但命中克夫;后来保姆抱来了两岁左右的武则天,谎称是男孩,袁天罡看了后,大为惊讶,说这个小孩有天子之相,但男孩只会早夭,女孩方能做天子。
房玄龄跟李审素也来找袁天罡算命,先给李审肃算了一挂,说他以后只能做五品官。后再给房玄龄算命,说他可官至宰相,李审素若想升官,还需指望房玄龄提携。李审肃不以为然,当时他和房玄龄混的都不咋地。
十年后,房玄龄果然当上了宰相,李审肃还是原地踏步。后来,唐高宗听说了此事,决定给袁天罡个面子,追赠李审肃为五品谏议大夫。
袁天罡预感到,自己的预言已经影响政治了,长此以往,自己必将卷入政治漩涡中不能自拔。于是决定告老还乡了,不久就死在火井县令的任期上。
袁天罡最为著名的,还是其与李淳风合作的《推背图》,据说此图不仅预测了后代诸多历史大事件,如安史之乱、靖康之耻、鸦片战争,还预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向富强。
再说刘伯温。
刘伯温其实是个谋臣,以谋略见长,并不会算命,但民间传说却把他塑造成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大预言家。
刘伯温最为著名的便是《烧饼歌》,与《推背图》齐名。传说朱元璋正在皇宫里吃烧饼,刚刚咬了一口,太监上报刘伯温觐见,朱元璋想测试一下刘伯温预测能力,于是用碗将烧饼盖住,然后让刘伯温上殿。
朱元璋问刘伯温,碗中何物,刘伯温掐指一算,算出来是咬了一口的烧饼。然后朱元璋又问大明王朝基业如何?刘伯温说,泄露天机,要遭天谴,恳请陛下免死。朱元璋赐了他免死金牌,刘伯温这才放心,于是做了三首预言诗歌。
此三首预言,不仅预言了靖难之役、土木之变、李自成起兵,甚至连清朝入关也一并预测出来。其实说到底,不论是《推背图》还是《烧饼歌》,都是后世别有用心的人杜撰的,刘伯温和袁天罡只不过冠个名而已,哪有什么预言家!
刘伯温的结局令人感叹。刘伯温得了一场大病,朱元璋为表示慰问,派胡惟庸带着太医给他看病,刘伯温吃了太医亲手熬制的药后,不仅没有好,而且加重了。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已经心生猜忌,之所以让胡惟庸来探望,无非是来看看自己什么时候死。
于是,刘伯温拒绝治疗,不久病逝。